“我们是讲韵味的,学院派是讲技巧的。”这是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甚至见某些刊物文章明说“外国人是讲技巧的,我们中国人是讲韵味的。”很明显这与事实不符,且有妄自尊大之嫌、与“修身养性”不合。事实是有学院而无派,因为音乐学院学习过的琴人,长期来在琴学理念与演奏风格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和而不同”才是正常。
在此,应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韵味?
词典上解释说是“含蓄的意味,情趣的风味。”《文心雕龙》里说:“同音相应谓之韵。”南宋刘籍《琴议篇》里说“参叙相应谓之韵……”看来“含蓄”“同音相应”“参叙相应”是“韵味”的关键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说,他长期学习古琴的体会是,在正确诠释原曲主体形象的基础上,琴曲中所含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大众共通的气息所产生的感觉就是韵味。
具体的说古琴曲中的走音(音量递减过程)、单两个同音相和所产生的悠悠然的意趣也可称为韵味。甚至在一个长音逐渐消失的过程中,给于人一种静谧徐舒的情趣,也可称为韵味。另,“韵味”具有民族性和时间性,巴赫、贝多芬有巴赫贝多芬的韵味、《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有十面二泉的韵味。今天流行歌曲的韵味和唐宋诗词的韵味也无须对应比较。
韵味确是一种能意会而不善言传的“抽象的”感觉,需要“感悟”。具有同等深度文化积累的人,应该能有基本一致的体悟与鉴别,可见“韵味”又是“抽象的具象”。但现在“韵味”被泛化,似乎一弹古琴就是“韵味十足”。尤其电视剧中、音乐会主持报幕词中、对个人的采访中只要相关古琴,言必“高雅、内涵,浩瀚、博大精深”。
古琴由于本身结构与弹奏方法的关系,演奏时必然会发出一种细微的摩弦声,应该说没有摩擦声就不是古琴,但明显刺耳的摩弦声,必然影响乐音的流动,影响音乐旋律的舒展,干扰听者的欣赏。其实内腔结构合理的好琴,摩弦声相对会小,若弹奏方法高妙,摩弦声也会更小。
常见说用“丝弦琴”弹奏就标志为古琴的“传统”,其实在五、六十年代还没有钢弦的品类。吴景略老师研试了钢弦,拓宽了古琴的表现力。“丝弦”的自然醇厚钢弦无法替代,“钢弦”的长处也有其独特之处,各有所长,且有用途的不同。另外,古琴的丝弦也必须经过常规处理加工,才能符合使用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