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特别喜欢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与当政的主和派不合,被弹劾落职,不得已隐居。开禧北伐时,六十多岁的辛弃疾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
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词中的造口(又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 》),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方舆胜览》云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 ,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阳湖注入长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接着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视角马上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收至造口。
“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当年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一国太后,被一路追杀,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怎不令人悲愤?
这一江流水当中,有多少当年仓惶而逃的那些人的伤心之泪。行人不仅仅指隆祐太后。自金兵南下以来,从北往南逃命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包括作者自己也是行人中的一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北方失地,词人伫立造口,回望中原,可惜只见无数青山阻隔。中原百姓在词人词中的“西北”世代栖息、生活,在这里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明。
可是现在这“西北”,已经可望却不可及。沦陷区人民长期在金人的蹂躏下挣扎,任金人鱼肉,诗人多么渴望能够带着军队收复失地,解黎民于倒悬。可惜希望渺茫,当权者都不愿意打仗,只想苟且享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比喻主和派,其实也就是投降派,或许这“青山”还包括故意阻止志士们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他们满意现状的投降派,生怕金人再次渡江,所以希望消除一切不安的因素,阻止人们抗金。只是,一切的软硬手段,又岂能遮掩无数志士恢复失地的渴望?那无数的“青山”,可以遮掩抗金志士恢复失地的呼声一时,但它最终挡不住北伐的流水。
然而时局却一点都不乐观,词人心情十分沉重。“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深江晚,暮色苍茫中词人思绪万千之时,远处那鹧鸪声声呼唤: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行不得也哥哥。”使词人更添愁苦。
事实证明辛弃疾的担心是对的,苟安于一隅的南宋君臣,历代皇帝不思进取或阻力重重,虽然没有被金国所破,最终还是被北方的蒙古所灭。
辛弃疾是孤独的,因为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之中他只能成为一个与当权者不能相容的角色。哪怕是他想以他的妥协来换取进击的资本,但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注定了他不可能得到当权者的支持,在这么一个混浊的世代中,辛弃疾只能保持独自清醒,只能望着西北方发愁。
而在辛弃疾的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751年后的1927年,又有一人临江而立,望着滚滚江水写下了一首《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敬爱的毛主席。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10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我党的生存环境顿时变得无比恶劣,这时,毛主席途经武汉,登上黄鹤楼临江远眺,在心情激荡之下写下了这首词。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如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一个"锁"字,形象地描绘了龟山和蛇山夹峙长江的江景。一句远景,一句近景,远处烟雨茫茫。近处望汉阳的龟山与武昌的蛇山隔江相望,它跟"苍茫九派"的浩淼无边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沉有力的境界,反映出主席豪迈的胸襟和气度。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黄鹤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成为当下的游览胜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主席把酒浇在滔滔的江水,内心充满了斗志。
不久之后,主席就点燃了秋收起义的星星之火,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基地,为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轨,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于1176年,那年他36岁,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作于1927年,那年主席34岁。两首《菩萨蛮》都是临江感慨之作,从艺术上看,难分高下。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只是辛弃疾缺乏一种激浊扬清的伟力,所以在无数次抗争换来无数次失望之后,只能忍受更大的悲凉。
而从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的极端低潮期,仍然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在立意上就比辛词高出不止一筹。
所以,现在我更喜欢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