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隔10年会搞一次人口普查,其余年份,则是通过抽样来推估人口,日前武汉统计年鉴上更新了2021年15个区域的人口数据,小编仔细分析后,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欢迎各位踊跃参与到讨论里来。
下图为武汉2022年统计年鉴上的武汉各城区人口数据截图
从图表来看:
- 此表统计的是行政区的人口,武汉的2个功能区,光谷和武汉经开的人口,分别统计入洪山、江夏和蔡甸区中;
- 武汉市常住人口数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洪山区-江夏区-武昌区-黄陂区-蔡甸区-江岸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阳区-硚口区-江汉区-青山区-汉南区
- 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有下面几个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
- 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只有新洲区(新洲加油)
- 人口密度方面,江汉区最高,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4万人(江汉区的人口,以后不会怎么增长了,毕竟人口密度太高了),几个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除了洪山区,都在每平方公里8000人以上
- 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区,是黄陂区,每平方公里才546人,是江汉区人口密度的1/45,可以理解,黄陂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城区,光是基本农田就有700多平方公里,但黄陂的人口密度,距离郊区中最高的蔡甸(981人/平方公里)差距很大,黄陂如果要达到蔡甸的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需要达到180万以上,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黄陂人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谈谈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信心,在户籍上体现得很明显,如今转户籍很容易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方的大部分外来人口,仍然不愿意把户口转过来,则说明了这些人多少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还没有死心塌地地爱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
下表为统计的4个城区户籍和常住人口数据
江夏和蔡甸情况特殊,江夏有30多万人住在光谷的流芳和豹懈,蔡甸有40多万人住在武汉经开的沌口,部分人拿的是洪山区和汉阳区的户籍,没有统计到江夏区和蔡甸区的户籍里去。
最新江夏官网上公布的,江夏不算流芳和豹懈的常住人口为105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为63.58%
江夏、东西湖和黄陂,三个城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最高的为黄陂,高达94.52%,其次是江夏,63.58%,东西湖不到一半,只有41.69%,于是问题来了,那些住在东西湖的几十万人中,为什么都不愿意把户口迁到东西湖呢?
网友们分析如下:
- 东西湖常青花园那里,一堆的老汉口人,市区的户口当然比郊区的户口值钱;
- 为了保住农村的宅基地和农田,很多在东西湖买房的农村人,也不想把户口迁到东西湖;
- 大学毕业生,拿的学校所在位置洪山区的户口,也不愿意把户籍转到东西湖;
- 很多年轻人,还没结婚,自然没有孩子上学的问题,户口没迁过来也不会太急;
但无论如何解释,不把户口迁过来,还是对武汉的几个新城区信心不足(也可能和武汉市的福利比乡下好不了多少有关),不信,如果给北京和上海户口,我看有几个人能抗拒得了,呵呵!
综述
- 按行政区算,江夏的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黄陂,居于武汉第二位
- 按管辖人口算,黄陂常住人口还是比江夏多(武湖三里桥等区域划走以后,就不好说了),黄陂居于武汉第三位
- 黄陂的户籍人口还有116万,比江夏区户籍人口多50多万,黄陂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黄陂的热爱(就是不迁走户籍,主要是对家乡的热爱,当然也离不开黄陂相对成熟的生活环境)
- 2010年,黄陂的户籍人口就有100多万,11年后的2012年,黄陂户籍人口增长到了116万,说明很多人还是愿意把户口迁到黄陂的;
- 东西湖,还需努力,让更多人心甘情愿把户籍迁到东西湖,光谷也是。
- 在一个地方买房,未必等于这个人真的喜欢此地区(房子是可以卖的,到时不爱了,卖房走人就行了),但一个外地人,愿意把户籍迁到你这里,说明他起码喜欢上你这个地方达到了70%。